固態硬碟是一種新的永久性儲存技術,其英文全名為Solid State DiskSolid State Drive,簡稱為「SSD」,目前最常見的是透過NAND型快閃記憶體作為材料製造而成,是用來取代傳統硬碟的最新產品。
傳統硬碟是透過碟片和讀寫頭組成,但碟片在運轉時需避免強烈搖晃及撞擊,同時需要馬達作為磁頭讀寫的主要推動工具,需要額外電源輸入;相形之下,SSD透過NAND晶片製造,沒有會轉動的碟片,較傳統硬碟耐撞擊,也沒有馬達的電流需求,因此相對省電。
省電這個優勢,是SSD取代傳統硬碟的一大主因之一,尤其對於體積要求愈來愈小的筆記型電腦來說,無法負載大體積的電池,相對供電量也受到侷限,但SSD省電的優勢,使得筆記型電腦體積更加輕薄化成為可能。
到底SSD有多省電?以目前市面上的32GB SSD為例,體積雖與傳統硬碟相當,但耗電量相對只有傳統硬碟的10%以內;而在讀寫速度上,寫入與讀取的速度卻是傳統硬碟的倍數計,而由於機械性零件的減少,也讓SSD在運作上,更加地安靜。
此外,由於傳統硬碟是透過磁片轉動進行資料讀寫,容易因為磁片與磁頭長期的接觸造成耗損產生機械性故障,使得儲存數據遺失或損毀,但SSD則克服了這項問題,提供數據更安全的儲存環境。
換句話說,SSD具有低功耗、無噪音、抗震動、低熱量的特點,這些特點不僅使得數據能更加安全的得到保存,也延長了靠電池供電的設備的連續運轉時間。
但是SSD也有其缺點,其一便是目前容量主流仍在32G64G,相較於傳統硬碟已經發展至數百GB的容量,SSD可儲存的數據容量明顯處於劣勢,尤其當今應用軟體愈寫愈大,需要花費的空間也增加,對於有龐大數據儲存需求的消費者來說,現有SSD的技術似乎無法滿足。

2008/03/20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  
【經濟日報何易霖】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f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